上周,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按照慣例發(fā)布了 2022 年度的應用評選榜單,我們看到了不少熟悉的 App,也見到了一些陌生 App 的身影。作為少數(shù)派作者中最關注 App 的作者之一,《派評》作者們對于此次發(fā)布的榜單,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 App,也有不少話想說。
隨著 2022 年已經(jīng)進入尾聲,作者們剛好借此機會談談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年度 App 榜單,聊聊他們對這份榜單的理解,順便再講講他們自己心目中的年度 App 和標準。事不宜遲,一起來看看。
評價一下今年 App Store / Google Play 的年度 App 榜單
@化學心情下2:如果對比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年度 App 榜單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即入榜的 App 或者游戲有很多都同時出現(xiàn)在兩個平臺上,甚至兩個平臺上今年的年度游戲都是同一款。顯然,好的應用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某個平臺,以往 iOS 的應用更加優(yōu)質這個觀點放在現(xiàn)在也早已經(jīng)站不住腳了。應用的體驗本身受到平臺的約束和影響也越來越小。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今年的榜單應用依舊是小眾類應用的天堂,即便是榜單中的用戶選擇最佳應用 BeReal 這樣一款社交應用,在玩法上也是相當新潮,頗有點當年 Path 的影子。
@黎明前線Alan:年年寫 Google Play 的榜單之后再看這些,難免會讓人覺得有點乏味:因為從多年的變化之中乍一看確實很難發(fā)現(xiàn)什么新意,甚至很多都是入榜數(shù)年的??汀?但之所以每年仍然會仔細看一遍,是因為 Google Play 的榜單除了能直接反應年度趨勢之外,更多還會顧及到一些我們平時忽略或者無暇顧及的邊角細節(jié),比如 Wear OS、ChromeOS 以及 Play Pass 游戲上新這些東西,比如 Todoist 雖然確實是榜單中的???,但今年上榜是因為它今年針對 Wear OS 3.0 的更新適配,讓它成為了目前 Wear OS 端最好用的 to-do App 之一。
因此更多意義上,這些榜單對類似我一樣每天都有在關注 App 更新動態(tài)的人來講,更多是一份類似「年度回顧」一樣的存在,但如果你平時不怎么關注應用發(fā)展趨勢或有趣 App 更新,相信你能從榜單中發(fā)掘到更多驚喜。
@Noah_Choi:今年 Google Play 榜單提名了 Wear OS 應用,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風向。21 年年末時三星放棄堅守已久的 Tizen,讓 Wear OS 搭上了這趟三星牌順風車。Wear OS 也確實被三星發(fā)揚光大,市場份額節(jié)節(jié)攀升。那么乘著這陣東風,Google 肯定要「make Wear OS great again」,今年的榜單便是釋放出了這樣一個信號:我谷漢三帶著手表回來了!
@Peggy_:不知不覺堅持寫《派評》也已經(jīng)幾年,不過每年面對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年度 App 榜時,總還是會不自覺感慨:就這?對比早些年各類新奇 app 井噴式出現(xiàn),這一兩年新鮮的 app 已經(jīng)少之又少了,因此兩家榜單里都不乏已經(jīng)發(fā)布多年的應用。當然畢竟是年度精選而不是年度新選,編輯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尤其是兩家生態(tài)均自成一派,分庭抗禮,免不了會青睞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家硬件優(yōu)勢的應用,因此兩家都結合自家不同的設備精挑細選了能夠發(fā)揮設備優(yōu)勢的應用。Google Play 評選的 Todoist 倒是讓我不禁更加傾佩 Todoist 的開發(fā)團隊,畢竟他們也是少有的能夠在不同的平臺采用不同的設計規(guī)范的應用,這份用心就值得上榜。
你認為年度 App 榜單對你的意義是什么 / 你希望從這份榜單里獲得什么?
@化學心情下2:Apple 的榜單我更關注的是游戲,尤其是今年的幾款游戲都很有可玩性,《籠中窺夢》其實去年就已經(jīng)完成了體驗,這一次獲得 iPad 上最佳游戲可以說實至名歸。也是自《紀念碑谷》系列之后另一款視覺和可玩性都讓人叫絕的解謎游戲了。這兩個榜單都提供了更為全球的視角,相比國內應用的小環(huán)境中,從這兩個榜單中可以看看全球玩家現(xiàn)在都在玩什么/用什么應用,當然更重要的就是當下 App 設計的風向,看看好的應用設計有哪些讓人拍案叫絕的地方。
@Noah_Choi:Google 有著龐大的業(yè)務范圍和數(shù)據(jù)量,Apple 則是數(shù)字生態(tài)領域的佼佼者,他們都是能夠總結過去一年大家數(shù)字生活的企業(yè)。例如今年在網(wǎng)絡上掀起了一陣 AI 作畫熱潮,相關工具也從最開始需要復雜的配置,進化到現(xiàn)在的開箱即用,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 AI 作畫一定會成為像瀏覽器一樣的日常工具。所以,今年 Google Play 榜單中出現(xiàn)了 Dream 這款應用,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出色的 AI 作畫成品典范,我認為也能代表 AI 作畫的發(fā)展趨勢。也許這就是年度 App 榜單的意義,能夠總結過去的精華,并希望它們在未來發(fā)揚光大。
@Peggy_:盡管上文剛剛感慨了「就這」,但和我們考慮的出發(fā)點不同,兩家編輯的精選是綜合考量了應用的質量、和平臺的契合程度,精挑細選得來的榜單。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我跳出自己已有的認知范圍,看到更多不同的種類的應用,避免總是在熟知的應用分類內兜兜轉轉。此外,榜單本身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下應用的發(fā)展趨勢,呈現(xiàn)了更加多元化的視角,用來開拓眼界也是不錯的。
平常還會通過哪些渠道獲取應用資訊?
@化學心情下2:個人的 RSS 訂閱源,還有一部分是 reddit 上部分群組里面大家討論的。我比較喜歡自己在琢磨某個新技術的時候搜索,同步會找到一些有趣好玩的應用或者軟件出來。
@黎明前線Alan:平時用 Twitter 最多,因此把 Android Central、Android Authority、Android Police 以及他們的編輯以及開發(fā)者都收納進了一個列表,其中部分有趣的(比如拉面老師)還會開啟消息通知,這樣基本能做到 90% 的新信息第一時間收到了。
@Snow:我個人有兩個重要的獲取渠道,一方面是一些開發(fā)者的微博,他們時常會在社交平臺上路透一些開發(fā)中或測試中的新應用以及重要更新;另一方面,我在 Telegram 上關注了一些 App 推薦和 TestFlight 相關的頻道,可以在這些頻道中獲取非常及時的應用上新、優(yōu)惠及測試信息。
@Noah_Choi:最常用的資訊渠道首先是國內的一些應用商店和社區(qū),雖然其中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但一定是足夠接地氣,在這里也能通過評論區(qū)了解到大家都有什么樣的需求;其次就是 XDA 中的特定專區(qū),例如 Wear OS 專區(qū)可以獲得一些手表應用推薦;我也會偶爾去看一下 Reddit 中 r/androidapps 話題,或者在 Product Hunt 中搜關鍵詞,國外也有不少優(yōu)秀開發(fā)者會在上面推薦自己的獨立應用。
@Peggy_:我日常獲取應用資訊的渠道相對比較單一,主要是借助應用商店的推薦,有時候從一個應用開始,沿著編輯推薦或相似應用一層一層點擊下去,不知不覺心愿單里就會多出來一堆。此外,我也會關注少數(shù)派這樣的網(wǎng)站推薦,看到有新奇的 app 都會下載來嘗試。
你認為年度 App 應該達到哪些標準或要求?
@化學心情下2:優(yōu)美的設計是第一位,再者就是真正的有用或者好玩。其實這一次榜單選擇的年度最佳應用都是這樣的規(guī)律。
@Vanilla:我認為年度 App 的首要標準是可以切實解決問題,并且能比競品做得更多或者更快,加分項才是優(yōu)秀的設計和精美的交互。比如說《滴答清單》,我將它評選為我的 2022 年度 App,主要是因為它完全滿足了自己對于任務管理的需求,并且做得很好,因為它是一個一直在做加法的 App,用戶提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但要說起滴答清單的設計和交互,我真的有點無力吐槽了,只能說能用就行。
@Noah_Choi:年度 App 不會只有一個維度,可以是非常有創(chuàng)意或者是特別有意義,也可以只是單純實用或者非常好看,甚至說如果一個 App 嚴格遵守了某種開發(fā)和設計規(guī)范,也可以當作一個典范來推薦。我認為只要在某一個方面足夠突出,那就有資格來爭奪桂冠。
@Peggy_:在我看來,年度 App 的及格線是用戶好評度高,一款應用能否當選,首先要看它的已有用戶對其評價如何,如果一款應用用戶評價頗高,入選年度榜單就會顯得更加順理成章,而不能僅僅依賴編輯喜好。
另外,年度 App 要做到專注功能、用心設計,從這幾年的榜單里不難看出,很少有所謂大而全、包羅萬象的應用登榜,即便是再偏門小眾,只要專注功能、切合用戶需求,都有上榜的可能,而說到「用心設計」則不得不再次提到前文所說的 Todoist,即使我已經(jīng)不是 Todoist 的用戶,但它把自身的功能同平臺設計規(guī)范有機結合,而不是照搬設計,對待自己的產品和不同平臺的用戶都做到了用心、謙虛,因此我永遠會投它一票。
你心目中的年度 App 以及評選理由
@Vanilla:滴答清單
我相信少數(shù)派的讀者已經(jīng)看膩了滴答清單在各大榜單的出現(xiàn),況且大家對滴答清單也是褒貶不一。作為一名 Things 全家桶死忠用戶,因為工作無法使用 Mac 電腦的原因,我在最近兩年一直在 Things 和其他任務管理工具之間反復跳轉。直到今年下半年,我終于下定決心要 All In 一款跨平臺的任務管理工具。經(jīng)過對比多款競品,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功能最齊全的滴答清單,并且在付費成為會員后一直用到了現(xiàn)在。關于滴答清單的介紹和使用技巧分享,我相信大家已經(jīng)看了太多。那么借這次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年度 App 的機會,我就簡單地和大家來回顧一下滴答清單在 2022 年的更新內容,并且談一談我自己最喜歡的那幾個功能。
因工作的保密要求,本文插圖都使用滴答清單官方公眾號的配圖,特此注明,請見諒。
首先是清單的時間線視圖。這是我之前在使用其它主力任務管理應用時沒有體驗到過的功能。時間線視圖其實是滴答清單對甘特圖的一種「魔改」,以一種更加簡潔的樣式來展現(xiàn)各個清單中的任務進度。我自己的使用習慣是先新建一個過濾器,來篩選出所有清單中添加了日期或者時間的任務,然后把視圖更改為「時間線」。
在桌面端上,我會把時間維度設置為「日」,而在 iPhone 上我會把時間維度設置為「周」,這樣一來在兩個平臺上都可以最大可能地兼顧任務展示的詳細程度和時間的跨度。通過「時間線」視圖,我可以掌握多線程項目的推進情況,確保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不會出現(xiàn)銜接疏漏的錯誤。
其次是桌面便簽的功能。貼在顯示器上的便簽紙幾乎成為了打工人的一個符號,但在數(shù)字時代我們應該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電腦桌面的便簽功能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將近期重要的任務添加到桌面便簽上,我可以讓自己更加專注于這幾件工作,并且時刻提醒自己關鍵的注意事項。
雖然 Windows 和 macOS 系統(tǒng)都有自帶的便簽功能,但是無法跨平臺同步。滴答清單在支持便簽功能后,就很好地解決了跨平臺同步的問題。另外,滴答清單還支持對便簽的顏色、字體大小、間距等進行設置,一鍵自動排列和對齊功能更是讓我這樣的強迫癥患者大呼過癮。
今年滴答清單還新增了筆記清單的看板模式和自由排序功能。因為我的工作中經(jīng)常需要向其他部門發(fā)送各類模板和文件,雖然可以用 Everything 快速搜索,但是我經(jīng)常記不起關鍵詞。后來,我就把這些模板和文件記錄進了滴答清單的筆記清單中,按照類別分組,然后啟用了看板模式,方便我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定位,然后分享給對方。
自從有了時間線視圖后,我已經(jīng)很少使用日歷模塊。不過,如果你更加偏好通過日歷的方式來概覽任務分布情況,那么今年滴答清單更新的父子任務按照層級顯示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特性。在 11 月的更新中,滴答清單可以讓你在安排任務時根據(jù)父子關系來進行,讓工作更加層次分明。不過,按照層級顯示不是默認啟用,需要在「安排任務」的右上角點擊「···」后選擇「顯示任務層級」。
除了我提到的這些更新,2022 年滴答清單還有很多重要的更新內容,比如說鎖屏組件、靈動島、實時活動、專注模式、習慣全年熱力圖等,因為我本人使用的場景較少,就不再展開。
@化學心情下2:白描桌面版 / Joplin
《白描桌面版》實質上解決了我桌面 OCR 的需求,尤其是現(xiàn)在工作中需要將大量文件變成可以編輯的表格文件,白描的桌面版可以實現(xiàn) OCR 識別圖片格式的表格,然后導出成表格格式的文件,這一點比起很多 OCR 軟件都要靠譜太多。
Joplin:以往用的印象筆記和 OneNote 來記錄工作中的一些信息或者內容,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印象筆記是免費版本受限太大,甚至都不能叫「可用」,要想用只能買訂閱;至于 OneNote 則受制于糟糕的網(wǎng)絡同步;最后選擇 Joplin 解決了大問題,尤其是家里有了群暉開啟 WebDAV 之后,就可以不受限地同步筆記,并且可以跨平臺同步,最重要的是支持 Markdown 語法,對于輕量的筆記編輯可以說完全夠用。
@Snow:鎖屏啟動
在我心目中,年度應用與當年系統(tǒng)新特性的適配是不可分割的,比如與 iOS 16 鎖屏小組件同步上架的各類鎖屏工具應用,都在我推薦的范疇內,其中《鎖屏啟動》是我接觸的第一款應用,配置簡單,功能又沒什么短板,故而成為我的主力。
iOS 的鎖屏小組件,讓我們一邊吐槽果子不思進取缺乏創(chuàng)新,一邊又不得不感嘆真是高效,尤其在疫情環(huán)境下,它差點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鎖屏啟動預置了包含支付寶、微信等日常應用中大量的快捷操作,借助應用「掃一掃」「付款碼」「健康碼」「電子車鎖」這些使用頻率極高的操作都可以在鎖屏頁面上一鍵完成,我不用再擔心輔助功能背部敲擊的誤觸,也不需要在湍急的人流中著急忙慌地找應用掃碼,實在是太優(yōu)雅了。我只想感嘆,為什么直到 2022 年 iOS 用戶才能體驗如此高效的功能。
如果你是 iPhone 14 Pro 的用戶,還可以嘗試一下應用對「實時活動」的支持,借助它你能在靈動島查閱實時網(wǎng)速、刷新率、秒數(shù)等信息,還可以隨時調取快捷應用欄提升操作效率,或許能稍稍提升一些靈動島的實用性?
Noah_Choi:Fluent Search/Authenticator Pro
首先要推薦的肯定是我心目中「一個年度又一個年度」的年度 App 小星記賬,這一年它帶給了我太多安全感。不過因為推薦了太多次,在這就不做贅述了。
其次我是想推薦 Windows 平臺上的 Fluent Search,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足夠 Windows」。它很像微軟官方開發(fā)的應用,又有著第三方應用強大的擴展性,甚至連編程小白都能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自動化工作流,我愿稱它為 Windows 平臺上的 Alfred。我在前段時間剛剛寫完一篇推薦文章,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
第三個要推薦的則是一款兩步驗證器 Authenticator Pro,這是一款開源兩步驗證工具,支持導出備份。不過我推薦它是因為它提供了 Wear OS 客戶端,因為像查看一個驗證碼這種簡單的動作,使用手機反而有點繁瑣了,使用手表恰到好處。
Peggy_:Grow / Moze
曾經(jīng)有幸在少數(shù)派中獎獲得了一年的 Grow 高級訂閱資格,在使用它的一年里,我少見地開始重視起自己的健康狀況,作為一款主打健康打卡應用,它本身不產生數(shù)據(jù),通過讀取系統(tǒng)健康應用的數(shù)據(jù),實時反饋出我一天當中的運動、走路、飲水、睡眠等情況,讓健康打卡成為了一件做不得假的事情。
應用本身的功能并不難想到,但難得的是 Grow 的界面設計非常精美,幾乎每一個界面都可以用「賞心悅目」來形容,動畫和音效也十分靈動,尤其是運動分析界面的小貓和能量換算俏皮且直觀,把枯燥的運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變得可愛起來,讓人更加有動力繼續(xù)保持,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非常愿意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分享 Grow 生成的各類卡片,不為別的,就是想要和 Grow 一同成長。
Moze:記賬多年以來我使用的一直是 MoneyWiz,由于我手持 Android 和 iOS 兩個平臺的設備,因此對于 MoneyWiz 后來改訂閱制卻偏偏在 Android 平臺上姍姍來遲而感到不快,索性從頭再來,一腦子扎進了根本不支持 Android 平臺的 Moze,落個清凈。但就是在使用 Moze 期間,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款幾乎全能的記賬工具,我本身不是記賬能手,但也在 Moze 當中發(fā)現(xiàn)了所有我想要用到的功能,難得的是,Moze 在做到功能全面的同時,又不顯得難以上手或臃腫,所以我也心甘情愿持續(xù)付費訂閱。
稍顯不足的是,說是訂閱,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Moze 都只支持 iOS 設備,iPadOS 尚未正式推出,Mac 版本也暫時未見動靜,按年訂閱的合理性就打了折扣,期待 Moze 早日全平臺制霸。
今年還有沒有新出現(xiàn)的 App 或者老牌 App 更新讓你眼前一亮,為什么?
@Vanilla:雖然我已經(jīng)在派評和單篇介紹的文章中都提及過 Anybox 的 Anydock 功能,但我還是想再表達一下這個設計的巧妙性。在 Anydock 上,每一個圖標都對應著一個鏈接,這個鏈接既可以是網(wǎng)頁鏈接、URL Schemes,還可以是 Anydock 的配置文件。
因此,通過 Anydock 我可以快速打開指定的網(wǎng)頁,也可以便捷地調用其它 App 的功能,還能一鍵切換 Anydock 配置文件,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不同的功能。Anydock 在形態(tài)上與 macOS 系統(tǒng)的 Dock 非常接近,也可以常駐在窗口最前方,方便隨時使用。如果你覺得 Dock 的形式有點礙眼,還可以使用 Anydock 在菜單欄上的入口,能實現(xiàn)同樣的效果。
功能強悍的網(wǎng)絡書簽管理工具:聊聊讓我眼前一亮的 Anybox
@化學心情下2:今年下半年訂閱三聯(lián) 讀庫的聯(lián)名會員,然后體驗了一下讀庫的 App;其實很早之前我對于這樣一款國內的閱讀類應用不報太多的希望,不過在體驗下來會發(fā)現(xiàn)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沉浸閱讀的體驗非常好,尤其是晚上在手機上閱讀的時候,黑色的背景加上全屏沉浸閱讀,會讓你完全深入到內容中去忘記時間,這種感受和閱讀紙質的書籍很類似。
你對于 Apple / Google 的應用生態(tài)還有哪些期望或者期待?
@Noah_Choi:其實我更期待的是兩者在智能家居方面是否有更完善的支持。從今年開始,Matter、Thread 逐漸會成為智能家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意味著智能家居硬件部分的邊界開始模糊,那么軟件部分是否還會「各自為戰(zhàn)」呢?所以我會更加期待在系統(tǒng)和生態(tài)方面,針對智能家居有什么樣的擴展,或者說小白用戶是否也能輕松讓各個品牌的智能家居在同一個平臺上互聯(lián)。
隨著 Apple 混合現(xiàn)實設備的傳聞越來越近,你對此中的應用生態(tài)有何期待或看法?
@化學心情下2:從 2015 年開始到現(xiàn)在,雖然整個科技行業(yè)認為 VR/AR 會是便攜式計算的未來,但是從目前看到的市場來看,即便是 Apple 的加入,整個行業(yè)產品距離成為顛覆世界或者大多普通人的生活的工具還距離遙遠。一方面是設備方面的門檻,還有一個就是是否能成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iPhone 的成功是建立在大家開始大量使用手機作為溝通工具的前提下,而 Apple 混合現(xiàn)實的產品目前并沒有這樣的場景或者市場前提,所以 Apple 想要讓他成為和 iPhone 一樣成功的產品還有不小的距離。
@Snow:今年下半年 AR / VR 設備算是「大爆發(fā)」了一波,8 月有 Nreal 兩款 AR 眼鏡的上架與米家眼鏡相機的預售,9 月有 Pico 4 的一波重磅營銷,到了 10 月還有 Meta Quest Pro 的重磅發(fā)售。各家針對便攜性、舒適度、機器性能等方向都給予了明顯提升,不用拖根線帶出門的 AR 眼鏡,不會壓塌發(fā)型壓斷頸椎的 VR 設備,都讓我終于有了一些嘗試的沖動。不過,在我看來混合現(xiàn)實設備目前還很難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畢竟目前連 Meta 自己的元宇宙辦公都不太順暢,AR 設備日常應用可能還涉及一些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Apple 在大多的新嘗試中還是「穩(wěn)扎穩(wěn)打」的代表,還有穩(wěn)定的應用生態(tài)加持,說不定傳聞中的 XR 頭顯會成為年輕人第一臺混合現(xiàn)實設備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