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炸藥這事吧,W君可就不困了——來精神了!
早上看頭條又被“CL-20”刷屏了。但無論怎么看都會讓W君覺得怎么和當年學的不一樣了呢?中國獨有、是TNT威力的三倍、成本僅僅需要一塊錢一克,老專家于永忠開發(fā)……
這件事咱就得好好嘮嘮了。
“CL-20”是美軍的一種單質(zhì)炸藥的代號,是指六硝基己烷唑呋喃烷(HNIW),這是一種籠狀結構的多環(huán)硝銨分子。
由于其內(nèi)部的N=O鍵形成籠狀,在單分子內(nèi)聚集了更大的鍵能,可以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六硝基己烷唑呋喃烷主要的對標物是“六硝基己烷唑呋喃烷”(HMX,奧克托今),從分子結構上來看,這是HMX的立體化形態(tài)。
非高能專業(yè)的人知道這些基本上就夠了。
咱們繼續(xù)說,首先,“CL-20”這個名稱,“CL”實際上是指“中國湖(China Lake)”。知道一些軍事知識的人或許會了解到這個地名?!爸袊辈⒉辉谥袊诿绹?span id="eiexxts"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6921517258132525439">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安維爾斯谷附近。在軍事上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地址,而是特指“美國海軍航空武器站”。
是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軍事基地,主要為美國海軍研制和驗證新型武器裝備。我們很熟悉的一些武器裝備,例如響尾蛇導彈、AGM-45反輻射導彈、泵動式40MM榴彈發(fā)射器都是出自這里。
例如泵動式40MM榴彈發(fā)射器,它的編號叫做“CL-4”,都是美國海軍當年的項目研發(fā)代號。
六硝基己烷唑呋喃烷(HNIW)的首次合成記錄是在1968年,由J·M·愛德華茲發(fā)表在化學通訊上的一篇論文記載,
在1990年尼爾森發(fā)表的更具體的合成步驟實際上就是參考了J·M·愛德華茲的研究結果。尼爾森在1997年獲得了這項技術的專利,專利號US5693794A。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專利的受托人是“美國海軍部”。為什么一個化工品會被美國海軍拿專利呢?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湖資助了這項研究。
只不過,在尼爾森專利中,HNIW的合成路徑中,成本成了一道攔路虎。在合成過程中,需要利用甲基氰(乙腈)為介質(zhì),甲酸為催化劑,注入芐胺和乙二醛在室溫下反應生成HBIW(2,4,6,8,10,12-六芐基-2,4,6,8,10,12-六氮雜異伍茲烷)。HBIW是一個中間體,具備了基本的籠式結構,但四周是穩(wěn)定的苯環(huán)(實際上是苯甲基或者說做是芐基)。
苯環(huán)是最簡單的芳環(huán),廣泛存在于大量有機物中,之所以是最簡單且廣泛存在的就在于結構的穩(wěn)定性上。但苯環(huán)在高能化學中是一種結構體,好處是能夠聚集含能鍵,但壞處就是本身太穩(wěn)定不利于分解降低了含能材料的能量比。
如果要把含有這么多苯環(huán)HBIW做成高能炸藥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這東西威力太差了。所以要對HBIW進行氫解。說通俗的話就是——把分子外圍的苯環(huán)拆碎了。
剛剛說了,苯環(huán)結構有極高的穩(wěn)定性。這個過程就需要更強的催化劑了,在尼爾森的方案里面是用了鈀。
這是一種極端昂貴的金屬,全球的地殼鈀儲量不到黃金儲量的1/3。即便是在去年,全球一共開采出來了200多噸鈀。知道這個東西多貴了吧?還沒概念?那W君告訴大家2023年一年內(nèi)全球金礦的黃金產(chǎn)量是3644噸,大家就應該知道鈀有多稀有了吧?
正因為用了鈀,而且在HBIW路線制造HNIW(CL-20)的路線中作為催化劑的鈀有催化劑中毒的現(xiàn)象,導致鈀在HBIW制造HNIW的方法里面會被不斷消耗,因此在1980年代制造一千克HNIW(CL-20)的成本高達3.5萬美元——注意這是1980年代的3.5萬美元。
在CL-20的國產(chǎn)化中,我們的老專家于永忠做了什么呢?
實際上,于老在1990年代做了一些相關的研究工作?;瘜W這件事情并不是像大家所認知的非得1 2=3,如果要得到3,我們還可以5減2,或者6除以2,再或者15減去12,再再再或者 1 1 1……是有不同路線的,如果生成水,我們可以選擇讓氫氣燃燒和氧氣結合生成水,也可用濃硫酸加入到白糖中其反應產(chǎn)物實際上就是碳和水——這就是化學反應路徑。
生成CL-20的路徑在后期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截止到現(xiàn)在,至少有15種不同的反應路徑都可以生成CL-20,注意,這里用的詞是“生成”。如果想“生產(chǎn)”CL-20,大量的制造這種高能炸藥能用的反應路徑就只有三種:分別是TADB路線、TADF路線和TAIW路線。
于老在1993年率先在實驗室中完成了四乙酰基二芐基六氮雜異伍茲烷(TADB)的合成,這是不同于HBIW的路子,并在1994年通過亞硝化和硝化兩次連續(xù)處理的方法制造出了CL-20。算是不謀而合吧,由于于老當時年事已高在1994年年中完成的實驗并沒有及時發(fā)論文,因此,TADB的學術成果被同樣進行相同路線研究的學者貝拉米率先發(fā)表?,F(xiàn)在學術界公認的TADB的研究成果就落在了貝拉米手里。
之后,于老就從這件事上淡出了。我國真正在CL-20上發(fā)力的是趙信歧教授。1994年他開拓性的在醋酸介質(zhì)中氫解 TADB 制得四乙?;s異伍茲烷(TAIW),并經(jīng)TAIW合成出 CL-20。
這件事倒是發(fā)論文了,目前世界各國生產(chǎn)CL-20實際上都是使用了我國的TAIW法進行批量生產(chǎn)。這項技術并不是現(xiàn)在我們獨自掌握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被很多國家采用復現(xiàn)了。
TAIW路線的關鍵技術和早期一樣也是要進行兩步氫解,但是中間產(chǎn)物被替換為了TADB,因此效率大幅度提高。而催化劑依然是要用到鈀。依然有催化劑中毒的問題產(chǎn)生。但是我們通過自有的技術讓催化劑中毒的問題降低到最低,也因此大幅度的降低了CL-20的生產(chǎn)成本,但要注意并不是所謂的“一塊錢一克”,依然還是很貴!
看到這里,大家基本上就是能掌握咱們的CL-20的基本情況了。
后面是W君要再嘮嘮的了。
CL-20在軍迷眼中出圈實際上是來自于新浪網(wǎng)的一篇報道文章:
實際上這只是新浪教育頻道為了宣傳一些院校的文章而已。在當年互聯(lián)網(wǎng)上寫作實事求是的編輯還是很多的,所以這篇文章寫的并不像現(xiàn)在這么偏頗。讓W君滿意的是它的關鍵詞“問鼎”。
問鼎,讀音wèn dǐ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圖謀奪取政權,泛指覬覦侵占別國。觸犯;過問。借指在比賽或競爭中奪取第一名。
“問鼎”告訴了大家我們有奪取第一名的實力。
但文章傳來傳去,被很多自媒體添油加醋,CL-20這種很多國家都能造出來的高能材料怎么就成了我們獨有的呢?
其實即便是到了今天,CL-20由于其感度過高,還沒有真正的裝填到世界上任何一顆彈頭上?,F(xiàn)在對于CL-20的研究還停留在如何實用化的基礎上。這方面我們的研究也很領先,例如,現(xiàn)在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將CL-20和TNT制造成敏感度更低的CL-20/TNT共晶微球。這才是CL-20真正實用化的基礎。
這項工作代表了CL-20的最高技術水平,但這項研究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并未達到量產(chǎn)的水平。
說俗話就是“離真正用上CL-20彈藥八字還沒一撇呢”。
但軍迷不管不顧啊,看到了一個新詞,看到了一個新概念就會添油加醋的吹噓我們的技術達到了什么水平。這種毫無靶向的添油加醋實際上是將我們的科研工作者架到火上來烤。不僅僅對真正的技術研究毫無幫助,而且也助長了很多敵對勢力的威脅論。這種專家們沒有達到實際高度的吹噓其實也是一種“學術造假”,只不過不是專家們自發(fā)的行為而來源于群眾的期待,但這種行為更可怕,它具象了一個單一的專家形象。但抹除了真正為這些事情做實際工作的人的存在。要知道,老專家于永忠生于1924年,至今已經(jīng)百歲高齡了。我們不應該讓老專家參與到這場鬧劇中。這樣人很尷尬,屬于捧殺。
同時,我們要了解,對于高能材料的研究我們的國家團隊有太多人在默默付出了,這是一個集體在做的事情。像前說的趙信岐教授:
實際上是拿著CL-20的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的,再多一嘴,CL-20是美國的叫法,在我們的文獻中叫做C-12。
到了今天,像趙信岐教授也是老人了,他的很多學生還是在高能材料的領域作出貢獻。他們的名字也應該被大家廣泛記住。正因為有了這么幾代人的努力,我們在CL-20這樣的高能材料領域中的研究才是世界第一的。以至于現(xiàn)在打開任何討論CL-20的期刊論文,你會發(fā)現(xiàn)參考資料中都是中國人的名字
這才是真正的實力所在,他們中的每個人的名字雖然沒什么傳播價值,但都是大家應該記住的。
至于于永忠于老,我們應該記住的是——在我們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于老率領著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同事在甘肅建立了一個高能炸藥研究所。他和上海有機化學所的黃耀曾黃老一同搞出了我們用于引爆原子彈的奧克托金炸藥。這遠比搞什么CL-20光輝耀眼得多了。沒有于老的努力,我們的原子彈也是搞不成的。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