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1劉海波1
1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阜外醫(y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心血管病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西城區(qū)北禮士路167號
作者簡介:
劉如: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研究領域:冠心病;郵箱:liuru@fuwaihospital.org
通訊作者:劉海波,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研究領域:冠心病;郵箱:liuhaibono1@hotmail.com
編者按:CANTOS研究是“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假說”求證之路上的里程碑式研究,2017年研究結果首次發(fā)布,ACC 2022年會特色臨床試驗專場再次公布CANTOS試驗二次分析結果,本刊特邀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劉海波教授深入解讀。
本研究應用CANTOS研究隊列進行二次分析,旨在已接受他汀降脂治療的大樣本的心肌梗死(MI)后患者中,評估殘余炎癥風險和殘余膽固醇風險對伴和不伴有慢性腎臟疾?。–KD)的不同影響。CANTOS研究隊列來自2011年4月~2017年6月39個國家地區(qū)的分中心。此次分析了該隊列中9151例MI后穩(wěn)定的患者。按eGFR是否>60 mL/min/1.73 m2評判有否存在CKD(應用CKD-EPI 2021公式計算eGFR)。
在CKD和無CKD兩組患者,降低高敏C反應蛋白(hsCRP)都能減少全因死亡風險。而在CKD和無CKD兩個亞人群中,hsCRP水平、白介素6(IL-6)、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預測價值并不同。CKD組,隨著血漿hsCRP、IL-6、LDL-C、非HDL-C四分位數升高均與復發(f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呈正相關(圖1);而非CKD組,僅血漿hsCRP、IL-6四分位數升高與MACE復發(fā)風險呈正相關,LDL-C和非HDL-C四分位數升高與MACE復發(fā)風險無關(圖2)。因而得出結論,在腎功能受損的MI后患者中,殘余炎癥風險比殘余膽固醇風險對疾病發(fā)展更重要。
·點評·
多項關于殘余膽固醇風險的著名研究已改變了權威指南推薦。比如:IMPROVE-IT研究發(fā)現,在已有他汀治療下,加用依折麥布,可進一步減低主要終點事件風險6%;而關于PCSK-9抑制劑的獲益,FOURIER、SPIRE、ODYSSEY研究結果顯示,他汀治療基礎上加用PCSK-9抑制劑可進一步減低主要終點事件風險15~20%。由此可見,不管以何種手段降低膽固醇,都能帶來心血管獲益,可謂之“膽固醇定律”。
除“膽固醇理論”外,炎癥也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機制。此前CANTOS研究,對于高強度他汀治療,LDL-C已達到70 mg/dL,而hsCRP水平仍不“達標”者,認為有殘余炎癥風險。CANTOS研究結果示,在他汀治療基礎上,加用卡那奴單抗(白介素1β[IL-1β]單克隆抗體,Canakinumab),能減低主要終點事件風險15~17%。因Canakinumab昂貴,轉而對廉價藥物甲氨蝶呤、秋水仙堿寄予厚望。隨后在COLCOT、LoDoCo2研究中,發(fā)現對有炎癥殘余風險的患者,他汀治療基礎上,應用秋水仙堿0.5 mg一日口服一次,可減低主要終點事件風險23~31%。
本次對于CANTOS研究數據的二次分析,可推測,腎功能和炎癥反應、膽固醇水平,對心血管預后的交互作用,應有更為深層、復雜的機制。這些數據為冠心病合并CKD人群抗炎治療的必要性提供了佐證。同時,基于RESCUE研究結果,正在開展的ZEUS研究,旨在研究IL-6抑制劑(IL-6單抗Ziltivekimab)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晚期CKD患者中有否心血管獲益,也將為該藥干預CKD患者心血管轉歸提供循證依據。
參考文獻:
1. Ridker P.M. (2016). Residual inflammatory risk: addressing the obverse side of the atherosclerosis prevention coin. Eur Heart J, 37(22):1720-2.
2. Ridker P.M. Everett BM, Thuren T, et al. (2017)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with canakinumab f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NEJM, 377(12): 1119-31.
3. Ridker PM, MacFadyen JG, Glynn RJ, et al. (2018). Inhibition of interleukin-1β by canakinumab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ACC, 71(21): 2405-14.
4. Ridker PM, Devalaraja M, Baeres FMM, et al for the RESCUE Investigators. (2021) IL-6 inhibition with ziltivekimab in patients at high atherosclerotic risk (RESCUE):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 Lancet, 397 (10289): 2060-69.
5. Ridker PM, Tuttle K, Perkovic V, et al. Differential impact of residual inflammatory risk and residual cholesterol risk among 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CANTOS trial. Featured Clinical Research, Late Breaking Clinical Trials. ACC, Washington DC Monday April 4, 2022.
專家簡介
劉海波,冠心病診治中心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內科主任醫(yī)師。1987年至今一直在阜外醫(yī)院心內科(主要是冠心病??疲氖屡R床、科研及介入診療工作??蒲蟹矫?,重點對“血小板功能與冠心病發(fā)作”、“冠狀動脈造影病變形態(tài)學及其意義”、“一氧化氮與缺血再灌注損傷” 、“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冠心病介入治療系列研究”等課題進行過較細致的研究。同時參與某些大規(guī)模國際臨床研究。已在國內外醫(yī)學專業(yè)雜志上共發(fā)表論文60多篇(第一作者)。其中3篇連續(xù)獲3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優(yōu)秀論文獎。主編《冠心病介入治療》專著一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參與編寫《冠心病211問答》、《冠心病》、《實用心臟病學》、《阜外心臟病學叢書》等專著4部。
從事專業(yè):心血管內科學。臨床特長為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冠心病介入診療技術。
劉如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醫(yī)療組長。2010年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本碩連讀專業(yè),2018年獲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研究生院心血管內科專業(yè)博士學位。2010年于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工作至今,歷任住院醫(yī)師、主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擅長冠心病、肺血管疾病、高血壓、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治。
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對口支援幫扶1.5年。主持云南省國家心血管病區(qū)域醫(yī)療中心重點項目1項、立信揚帆優(yōu)化抗栓科研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課題2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院級課題3項(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與健康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1項、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臨床與轉化醫(yī)學研究基金1項、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課題1項)。著有SCI收錄期刊論文五十余篇(第一作者8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7篇(第一作者)。多次參與國際、國內主流學術會議TCT、TCTAP、CIT、CHC、南方會、錢江會等發(fā)言和壁報交流,并曾獲得2018南方國際心血管病會議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2019錢江國際心血管病會議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等獎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