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氣象史研究,要耕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第五屆全國氣象科技史學術研討會心得
王元紅
兩天時間里,有很多報告,涉及的范圍很廣。對于一個氣象史研究者來說,不可能什么都研究。許小峰局長在最后的總結發(fā)言時說,把史料背后的原因探究出來,增加研究的分量和論文的質(zhì)量。
是的,如果只是梳理一下歷史的史料,把它闡述出來,這應該是一個科學普及工作者的任務,而不是一個科學研究者的任務。所謂的研究者,就是要挖掘一些還沒有出現(xiàn)的史料,或者推理出一些還沒有得出的結論,這就涉及到研究的一個深度問題。
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在廣度和深度方面,你只能選一樣,超人除外。對于研究者來說,選擇深度比選擇廣度分量更重。什么都懂,可能就什么都不精,這就是平常研究所說的一畝三分地的問題。每一個氣象科技史的研究者都應該確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這塊地可以是地域的,比如說研究安徽氣象,研究北京氣象,研究西藏氣象……也可以是某個領域的,比如數(shù)值預報,比如氣象教育培訓,比如氣象防災……一旦確定好這一畝三分地,那就收集、查找與這一畝三分地相關的史料和文獻,這也就是耕耘和勞作。在某種意義上講,果實是個副產(chǎn)品。
在這次研討會上,給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報告,是廣東省生態(tài)氣象中心彭勇剛老師的準兩年震蕩探索歷程,說的是科學家們在研究準兩年震蕩形成機理的故事,沒有科研和項目經(jīng)費,但這個問題依然激發(fā)了很多人的興趣,氣象學家趨之若鶩,廢寢忘食,他們對這一現(xiàn)象充滿了好奇,很快就研究出成果。
再來看現(xiàn)在的有些研究,有科研和項目經(jīng)費,但有些學術研究卻是應付差事,生拉硬套,甚至連導師崇高和師娘優(yōu)美這樣的馬屁文章也長篇累牘地出現(xiàn)在核心期刊上,烏煙瘴氣。
聽完這個報告后,我也在想,有時候研究和探索不一定和錢有那么密切的關系,有一顆心,一顆充滿好奇和求知欲望的心,這可能比錢更重要,更珍貴。
所以,在一畝三分地里耕耘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問收獲,一心耕耘,在耕耘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和樂趣,收獲意外和驚喜,至于說最后能不能因此拿到什么獎,發(fā)表什么文章,甚至評上什么職稱,這些東西都應該稍微靠后一點點,功到自然成。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可能反而會出來一些成果,因為人類的本性就喜歡這樣的探尋,探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這種樂趣比吃飽肚子讓人更有成就感,是一種深層次的愉悅。
我給自己也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研究西藏氣象史,這是屬于我的一畝三分地。但這并不妨礙我向各位老師借鑒和學習,比如云南大學的一位老師談到氣候韌性和氣象災害韌性,我覺得這也可以放到西藏的研究當中去,查找一些相關的文獻和資料,看一看西藏在氣候和氣象災害方面的韌性問題。
研究需要交流和觸動,所以就需要研討,這次會議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所以,感謝這個會議,感謝在這次會議上做報告的各位老師。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